“请您把用过的纸巾投放到其他垃圾的桶内。”4月28日下午3时,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西城院区门诊大厅,一位佩戴着“指导员”袖标的桶前值守人员站在垃圾桶前,提示前来投放垃圾的患者。自2020年5月1日《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》实施以来,北京市各医疗机构设置垃圾投放收集容器9.3万个,桶前值守人员已达11.4万余人次。
当天下午2时30分,记者走进北京友谊医院西城院区门诊楼一楼大厅,电子屏幕上滚动播放着生活垃圾分类宣传片,墙壁上张贴的《生活垃圾分类指南》和《垃圾桶点位分布图》也十分显眼。
“一年前刚开始实施垃圾分类时,很多患者和医院员工对垃圾分类不太了解,不时会出现混投现象。”该院党委委员、副院长李昕告诉记者,相比于普通生活垃圾,医疗垃圾的处理更加严格。此前,一些患者为了少走几步路,经常会将食品等垃圾混投在医疗垃圾桶内。
为此,医院成立了领导小组,推进垃圾分类工作。一年来,医院陆续张贴了500多张海报,发放了两万多份宣传品,宣传垃圾分类知识。对于住院患者,医院则将垃圾分类宣传册作为入院须知的一部分一并发放。医院安排了“垃圾分类检查员”,不定期对院内各区域垃圾桶进行检查。四类垃圾桶内分别套有四个颜色的垃圾袋,通过区分颜色,使生活垃圾分类更加精准。
李昕介绍,医院根据区域功能属性的不同,设置不同的组合垃圾桶,并对各类垃圾桶进行编号,垃圾投放点张贴责任人信息。保洁员收集的垃圾袋上,都标明产生科室及楼宇;垃圾回收站配置二次分拣人员。
此外,医院用“三张网”保证生活垃圾分类“无死角”。该院急诊科代理护士长高媛告诉记者,医院在公共区域配有生活垃圾分类指导员,由其引导患者进行垃圾分类;患者办理住院后,科室安排专人给患者宣传垃圾分类相关知识;物业公司管理人员成为垃圾分类的巡视员,总务处全体管理人员担任垃圾分类的监督员。
“推行垃圾分类以来,患者的意识逐渐提高了,医疗垃圾桶里被混投其他垃圾的现象有所改观,医院实现了‘两增一降’。”李昕说,2020年,该院可回收垃圾相较2019年增长30%,厨余垃圾增长66%,其他垃圾回收减少36%,生活垃圾分类效果明显。为此,该院被评为北京市医疗卫生系统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示范单位。
这只是北京市卫生健康系统推行生活垃圾分类的一个缩影。一年来,北京市二级、三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600余家医疗机构共设置垃圾投放收集容器9.3万个、垃圾暂存点近万处。各医疗卫生机构“一院一策”,制订细化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方案。下一步,该市卫生健康系统将进一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和源头减量,强化桶前值守,促进患者和医务人员生活垃圾分类习惯的养成。